中文简体 | 中文繁体 | Партнеры | 日本語 | 한글
your position :English > English Study  > Interesting English > Translation  content
你知道那些两会上的美女高翻是怎样炼成的吗?
  • Bizarre bus arts
  • China, Russia ink gas deal
  • Chocolate Terracotta Warriors wear Santa hats for Christmas
  • Transcultural wedding dress show held in Shanxi
  • Ballet Swan Lake staged in Budapest
  • http://english.dbw.cn   2015-03-09 10:47:04
     

    近年来,每到春节过后,“两会”都会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。在媒体的“长枪短炮”下,两会的一切信息也被适时放大,领导层的决策指向、名星委员的提案内容、媒体记者的幕后真容……这其中,还有一个“高冷”“内涵”范儿的细节也逐渐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,那就是领导身后那些翻译学霸。下面我们就从今年两会捧出的“任性”翻译姐说开去,八卦一下那些语出惊人的翻译大牛们~

     

      焦点人物:张蕾

      毕业院校:杭州外国语学校、北京外国语大学

      事件回放:

      2015年3月2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,大会新闻发言人吕新华回答香港卫视记者关于反腐问题时,答了一句“大家都很任性”,让现场记者为一袭白衣的美女翻译捏了把汗。没想到美女翻译转过头来与吕新华交流,确认是“任性”后,吐出一个非常精准的英文单词capricious。

      焦点人物:张京

      毕业院校:外交学院

      事件回放:

      2013年两会受到关注。媒体对她的普遍评价是不苟言笑,冷艳异常。张京在学校里就一直表现出色,很多外交学院的同学都尊称张京为“牛掰学姐”。

     

      焦点人物:姚梦瑶

      毕业院校: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(课程)学院

      事件回放:

      2012年3月5日举办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后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,姚梦瑶现场翻译娴熟淡定,其小清新范儿为媒体捕捉,成为两会一道靓丽风景线。有才能、有胆量,才敢在庄严的会议上、紧张的翻译工作中面不改色,谈笑风生。

      焦点人物:张璐

      毕业院校:外交学院国际法系专业

      事件回放:

      2011年两会记者会上,张璐现场流利地巧译温总理引用的古诗词,在翻译行家看来,张璐的古诗词翻译达到了“信、达、雅”的标准。比如,温总理曾引用《离骚》的名句“亦余心之所善兮,虽九死其犹未悔”,张璐巧妙地译为“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dear to my heart,I'd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。”(我遵从我内心的想法,即使要死千万次我也不会后悔)。

      古汉语中“九”泛指“多”,张璐译为“thousand times(一千次)”非常准确。

      

     

      “高翻”是怎样炼成的?

      当然,想要当上高翻,可不是那么容易滴~

      高级翻译,望文生义,应该是翻译里的“限量版”。

      不过,北外高翻学院老师徐冰说,作为职业,对“高级”这个前缀,其实没有特别的界定。

      但从学历上看,高翻至少是硕士研究生起步。在国内高校中,北外、上外、外交学院、对外经贸大学等都设有高翻学院。

      这之中,最老资格的就属北外高翻学院了。学院会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强化训练,主要是笔译、视译、交传和同传四大块训练。

      所谓笔译,就是书面中英互译;视译则是看一段文字或视频后迅速口头翻译;交传即交替传译,对方说一段,你翻一段,总理答记者问就是这种形式;而同传就是同声传译。

      当然,翻译技巧过关并不等于就是一名优秀的翻译,翻译实战中会涉足太多未知的领域,翻译者必须有广博的知识。“争取做一个‘通才’,即便不是样样精通,至少什么都得略懂。”徐冰说。

      很多高级翻译学生的学习状态一句话能概括了——“不是在资料室,就是在去训练室的路上”。这短短的一句话道尽血和泪啊……

      别看高翻都是金字塔尖的精英,但个人较高的职业期望值加上就业难的大环境,就业压力还是挺大的。

      能力和运气特别好的,考公务员(课程)进外交部,“但并不是进了外交部就能像张蕾那样成为领导人的贴身翻译,公务员已经够难考了,而要进外交部的翻译室,还需经过魔鬼式的‘观察培训’,只有不到4%被最终录用。”

      即便进了翻译室,还要经过近6年左右的培训,才有可能成为领导人的贴身翻译,有“出镜”机会。

     

    Author:    Source: qq.com     Editor: Yang Fan

    share: 0